老子哲学观 · 第十五道 · 德之道
【老子 · 第三十八章】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,下德为之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,上义为之而有以为,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(rǎng)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【老子 · 第三十九章】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。其致之。天无以清将恐裂,地无以宁将恐废,神无以灵将恐歇,谷无以盈将恐竭,万物无以生将恐灭,侯王无以正将恐蹶(jué)。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(gǔ)。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故致舆(yù)无舆。是故不欲,琭(lù)琭如玉,珞(luò)珞如石。
【老子 · 第五十一章】道生之,德畜(xù)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(xù)之。长之、育之、亭之、毒之、养之、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说文论道:道隐无名,德至无声。有上德的人,施德而不图回报,所以是有德。有下德的人,有心施德,施德者另有所图,所以是无德。有上德的人,无私心杂念,无为则无不为。有下德的人,行为另有所图,所以会出现乱作为。
神不灵验难存位;河谷无源要干涸;万物停止生长,物种恐将面临灭绝。有道者立德,立德者有道。道行正则德运不失。运失则道偏,道偏则德危,德危亡则道终结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大道规律,亘古不变。为政为民者,皆是同理。
大道有天德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史书五帝德记载:天有五行,木、火、金、水、土,分时化育,以成万物,其谓之五帝。五帝者,各有其德。是以太皞配木,炎帝配火,黄帝配土,少皞配金,颛顼配水。五帝者,华夏始祖,道之初,德之本也。
(李如有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)
品牌策划·网站设计·视频制作
丹江口市正友策划设计有限公司
地址:丹江口市三里桥村一组龙口路22号
电话:13997828158(微信同号)
邮箱:261437368@qq.com
网址:www.syzysj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