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书记载,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大量书籍,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记载:“及至秦之季世,焚诗书,坑术士,六艺从此缺焉”。史为“焚书坑儒”事件。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记载:非秦记皆烧之。非博士官所职,天下敢有藏诗、书、百家语者,悉诣守、尉杂烧之。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。以古非今者族。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。令下三十日不烧,黥为城旦。所不去者,医药卜筮种树之书。若欲有学法令,以吏为师。
秦始皇焚书,为何不烧老子的《道德经》?这个要从秦始皇深信神仙之术开始说起。秦始皇曰:“吾慕真人,自谓‘真人’,不称‘朕’。”为求长生,秦始皇曾经在咸阳附近修建修造接引神仙修炼专用的秘宫。
老子李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,也是一位通达天道的隐世圣人。老子主张道隐无名,术不外露,清静无为,修身成道。在历史上留下诸多不解之谜。秦汉时期,通达神仙之术的方士隐士,大多尊老子为先师,研读传抄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隐其身,修其道,专注修炼神仙之术。
根据史书记载,老子有两位著名弟子,修道通达神仙之术。
第一位神仙弟子是关尹子,又名关令尹喜。史书记载:老子归隐时,路过函谷关之前,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,知道将有圣人过关,后果然看见老子骑着青牛而来。尹喜久仰老子大名,盛情款留,拜老子为师,强烈要求老子为其著书传道。老子在函谷关逗留数日,留下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后骑牛西去。
相传老子离开后,尹喜辞去关令之职,终日在楼观之上研习《道德经》,最终悟出真谛,修成大道。后追随老子飞升天界,成为神仙。按照史书记载,尹喜是第一个拿到老子书写《道德经》手稿的人。尹喜成仙后被尊称为“文始真人”。
第二位神仙弟子是河上公,又名河上丈人。其为老子作注的《河上公章句》成书最早、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,现流传《道德经》通行读本,多以河上公版本为依据。河上公是道家隐仙派知名代表人物,但是其真实姓名与出生地却无人能够知晓。河上公最出名的弟子是北极真人安期生。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记载:乐臣公学黄帝、老子,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,不知其所出。河上丈人教安期生,安期生教毛翕公,毛翕公教乐瑕公,乐瑕公教乐臣公,乐臣公教盖公。盖公教於齐高密、胶西,为曹相国师。
《列仙传》记载:安期生在东海边卖药,秦始皇东游,召见安期生并与他长谈了三天三夜,赐给他黄金和玉璧估计有几千万。安期生走出阜乡亭,宝贝都放在亭子内,只留下一封书信与一双赤玉鞋作答。安期生者,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一位修道成仙的重要人物之一,深受秦始皇等人的仰慕与追随。安期生的师父就是河上公。
河上公学《老子》,编著《老子章句》,是为最古的《道德经》注本。按此推算,河上公的师父应该是道家老子弟子所传教。但究竟是老子哪一位弟子所传教?史书上不见记载,在道家历史探源中又成为一个不解之谜。由此可见,道教神仙之术,早在先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,道教神仙之术,或许起源于道家,起源于老子弟子所传教。道教起源于道家。
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死,在位期间,曾经花费重金招募天下方士,为其指引长生不老的仙方仙术。秦始皇东游时,听说了安期生的大名,亲自召见了安期生,对安期生非常仰慕与尊敬。与其彻夜长谈后并赏赐重金,而安期生却不为之所动,留下重金,隐而不见。后来秦始皇再下令四处寻找时,安期生却不见了踪影。史书记载:秦始皇南登琅邪,大乐之,留三月。
安期生、河上公都是秦始皇非常仰慕的神仙隐士。安期生、河上公又同在研读《道德经》,抄书传道。两人算是老子的后世弟子。秦始皇一心想求得长生不死的仙方仙术,自然就不会下令焚烧老子的《道德经》了。
(李如有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)
品牌策划·网站设计·视频制作
丹江口市正友策划设计有限公司
地址:丹江口市三里桥村一组龙口路22号
电话:13997828158(微信同号)
邮箱:261437368@qq.com
网址:www.syzysj.cn